比恐龍更老的鱟 兩岸設法保護

兩岸鱟的保育方式
二道販子的奮鬥
掌上明珠

雄鱟緊扣住雌鱟背甲。(本報系資料照片)
拚订单 中钢春节假期产线全开

朱門嫡女不好惹 小說
廣西防城港邊防支隊查獲中華鱟4大箱。(中新社)

「唯一以AI命名首相」旋風式訪大馬 黃仁勳稱將設數據中心
福建東山縣銅陵鎮嶼南海灘上,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人員將走私的中華鱟放歸大海。(中新社資料照片)

5月19日,金門縣小朋友看到鱟,又開心又怕怕。(本報系資料照片)
廣西防城港邊防5月查獲走私保護動物鱟65只,引發年輕網友討論「鱟」。鱟是什麼?從字面上來看,可拆解爲「有學問的魚」。鱟不是魚,但其中真有學問在。
每到4月至8月,鱟上岸尋找另一半,容易被捕抓,這就是爲什麼這段期間總會聽到「走私」或「吃鱟旺季」的原因。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,當時恐龍尚未崛起,原始魚類剛誕生,光從地球年資來看就已驚人,更厲害的是,鱟沒整形也沒進化,模樣與5億年前幾乎沒兩樣。
影/沒穿褲子?這件聖誕裝嚇壞全家人 仔細一看全笑翻
雙鱟勾纏幾天幾夜
目前全球的鱟有4種,包括北美的美洲鱟、東南亞的南方鱟與圓尾鱟,以及分佈於大陸長江以南海岸與臺灣金門、日本的中華鱟。
鱟在海邊常見,是沿海居民打牙祭的食材,鱟殼是古早泉州人愛用的天然勺子,老人家說,「鱟勺不怕水、不怕熱油,好用得很。」
老一輩的金門人說,「夏天時鱟卵滿沙灘,鱟多到拿來當肥料,殼則拿來當水瓢。」近年鱟的身影少了,鱟勺逐漸被塑膠品取代,年輕人不太認識這個「有學問的魚」,連字都不會念了。
鱟的學問多,性事是其一。以金門來說,只有鱟膽敢在戰地沙灘辦「性愛派對」,一到夏天,海邊對對佳偶,纏綿幾天幾夜都不分開。
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成勇生是有名的「鱟達人」,他解釋,公鱟就是爲了與母鱟「勾勾纏」,公鱟背甲演化成前緣凹陷,好方便攀上母鱟,試想兩個圓盤子反面過來交疊,不容易契合,若上方盤子有個凹處就沒問題。
抓鱟變俗語「抓猴」
正因爲鱟愛勾勾纏,漁民一抓就是一對,也因此閩南語有「抓鱟」俗諺,日後演變爲徵信業者最愛用的術語─「抓猴」。
韩国瑜北上新庄站台!批民进党不知惭愧 喊要学习新加坡
鱟的繁殖力強,過去並不罕見。彰化員林鎮有4家「鱟殼炒麪」,但不是賣鱟料理,而是用鱟殼當鍋鏟炒麪,據說是美味的秘訣。
其中一家鱟殼炒麪老闆說,「炒麪要好吃,最大關鍵在於麪條多且要快火,才能炒出醬料香氣與面汁,但數量一多,鐵鍋鏟容易扯斷面條,因此早年鄉下炒麪都用鱟殼。」
隨着人爲捕捉與環境破壞,鱟數量大幅減少,只剩金門因當年軍事保護海岸,比較容易見到,然而也因建設破壞上岸產卵的沙灘,鱟逐年減少,近年已開始進行復育,像是金門縣水產試驗所19日舉辦「三棘鱟覆育放流活動」,由學生參與鱟的覆育工作,爲金門的未來留「鱟」。
爹地來了,媽咪快跑!
小 靈 通
鱟
照顧親友成人生絆腳石時?善用喘息服務、回歸生活正軌
鱟(拼音hou;讀音同後),又名「夫妻魚」,但牠不是魚,隸屬肢口綱劍尾目的海生節肢動物;又稱「馬蹄蟹」,與蟹也沒有關係,倒是與蠍、蜘蛛有親緣,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。
現存的鱟種類僅存3屬4種,早在古生代的泥盆紀已出現,曾發現距今5億年前的鱟化石。
錦瑟華年 小說
鱟的身體分爲三部分,最大部分爲頭胸部,加上分節的腹部,以及一根長長的尖尾刺。鱟的生長很慢,須經過9到12年,脫16次殼纔算成熟。(王曉鈴)